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下)

中篇: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中)


持股水位

接著要談的是關於持股水位的一些思考。這裡說的持股水位的是指「股票佔總投資金額的比例」。為了簡化說明,我們先假設投資人只有現金與股票這兩種部位。針對更多元的投資組合,有機會再另作討論。但以下的內容在觀念上是相通的。

持股水位跟投資人的情緒有很大的相關性。投資人樂觀時,會傾向把資金都放進股票以謀求更高的收益。當投資人轉為悲觀,則會希望多持有現金,以減少可能的虧損及為了市場下跌做準備。在牛市中,市場普遍樂觀。這在牛市的末段尤其明顯。投資人在樂觀情緒的鼓舞下,要克制把現金換成股票的衝動的相當難的。若投資人在這時維持較多的現金,雖然可能暫時降低獲利。但換來的是下跌時擁有大量現金能進場撿便宜,並在之後的反彈大賺一筆。我認為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投資策略。蒙格說:「持有一堆現金,並坐在那邊甚麼也不做,是很需要人格特質的一件事。」

很違反直覺的一點是,持股水位與報酬率的關係是非線性的。假設某人以50%持股水位取得總資產年化報酬率20%,並不代表他買到滿倉,報酬率就會有40%。這是因為在遇到大崩盤等情況下,持股50%的人能夠存活,甚至還有錢可以加碼,創造更大的報酬率。另一方面,買滿股票不留現金的的人可能就慘了。因此,提高持股水位並不會線性地提升報酬率。隨著持股水位的上升,對報酬率的邊際效益會遞減,甚至有可能反轉。

繼續閱讀

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中)

上篇: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上)


V型反彈

我在去年底到今年初賣出了大部分持股。之後,在三月的崩盤中陸續加碼了匯僑(2904)、永裕(1323)、拓凱(4536)等優質股票。但因為不知道哪裡才是谷底,所以不敢買太快。事實上我以為會跌得更低。我甚至已經聯繫好銀行業務,如果現金用完了還繼續崩盤,就要辦信用貸款繼續買進。

不久之後,股市上演了不可思議的V型反彈。說是V型反彈,其實是回過頭來看。在當時的氛圍,不少人都覺得是逃命波。回想起來,那時在低點買到17.5元的匯僑、27元的永裕、86元的拓凱,實在是非常過癮。事後諸葛地想,只可惜當初買得不夠多。這次反彈的速度與幅度都遠超我的預料,因而錯失了一些潛在獲利。這其中牽涉到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預測。

關於預測

我是個對未來、未知非常敬畏的人。預測在主動投資中可說是最重要的主題之一,更是投資人無可避免的。但我認為投資人應該謹記以下幾點,才能更有智慧地運用預測。

繼續閱讀

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上)

2020年即將結束。雖然每一年都是獨一無二,但應該不會有人認為2020是平淡的一年。

這些年因為工作實在太忙,沒辦法針對單一主題好好坐下來寫一篇深入的文章。雖然這段時間依然有不少投資心得,但較為零碎,也藉這篇回顧一併分享。

驚奇2020

2020年還剩下最後十幾個交易日,但我想今年的投資結果大局已定。截至目前,今年的投資報酬率約10%,台灣加權指數上漲18.8%,美國道瓊指數上漲5.4%。我輸給了台股大盤。另一方面,我幸運地持續獲利,且目前領先於美股。我從2011年踏入股市,至今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。除了第一年還在摸索而小賠,我已經連續九年實現獲利,不曾有一年是虧損的。雖稱不上是大獲全勝,但至少活下來了,應該也算小有成績。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