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下)

中篇: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中)


持股水位

接著要談的是關於持股水位的一些思考。這裡說的持股水位的是指「股票佔總投資金額的比例」。為了簡化說明,我們先假設投資人只有現金與股票這兩種部位。針對更多元的投資組合,有機會再另作討論。但以下的內容在觀念上是相通的。

持股水位跟投資人的情緒有很大的相關性。投資人樂觀時,會傾向把資金都放進股票以謀求更高的收益。當投資人轉為悲觀,則會希望多持有現金,以減少可能的虧損及為了市場下跌做準備。在牛市中,市場普遍樂觀。這在牛市的末段尤其明顯。投資人在樂觀情緒的鼓舞下,要克制把現金換成股票的衝動的相當難的。若投資人在這時維持較多的現金,雖然可能暫時降低獲利。但換來的是下跌時擁有大量現金能進場撿便宜,並在之後的反彈大賺一筆。我認為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投資策略。蒙格說:「持有一堆現金,並坐在那邊甚麼也不做,是很需要人格特質的一件事。」

很違反直覺的一點是,持股水位與報酬率的關係是非線性的。假設某人以50%持股水位取得總資產年化報酬率20%,並不代表他買到滿倉,報酬率就會有40%。這是因為在遇到大崩盤等情況下,持股50%的人能夠存活,甚至還有錢可以加碼,創造更大的報酬率。另一方面,買滿股票不留現金的的人可能就慘了。因此,提高持股水位並不會線性地提升報酬率。隨著持股水位的上升,對報酬率的邊際效益會遞減,甚至有可能反轉。

繼續閱讀

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中)

上篇: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上)


V型反彈

我在去年底到今年初賣出了大部分持股。之後,在三月的崩盤中陸續加碼了匯僑(2904)、永裕(1323)、拓凱(4536)等優質股票。但因為不知道哪裡才是谷底,所以不敢買太快。事實上我以為會跌得更低。我甚至已經聯繫好銀行業務,如果現金用完了還繼續崩盤,就要辦信用貸款繼續買進。

不久之後,股市上演了不可思議的V型反彈。說是V型反彈,其實是回過頭來看。在當時的氛圍,不少人都覺得是逃命波。回想起來,那時在低點買到17.5元的匯僑、27元的永裕、86元的拓凱,實在是非常過癮。事後諸葛地想,只可惜當初買得不夠多。這次反彈的速度與幅度都遠超我的預料,因而錯失了一些潛在獲利。這其中牽涉到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預測。

關於預測

我是個對未來、未知非常敬畏的人。預測在主動投資中可說是最重要的主題之一,更是投資人無可避免的。但我認為投資人應該謹記以下幾點,才能更有智慧地運用預測。

繼續閱讀

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上)

2020年即將結束。雖然每一年都是獨一無二,但應該不會有人認為2020是平淡的一年。

這些年因為工作實在太忙,沒辦法針對單一主題好好坐下來寫一篇深入的文章。雖然這段時間依然有不少投資心得,但較為零碎,也藉這篇回顧一併分享。

驚奇2020

2020年還剩下最後十幾個交易日,但我想今年的投資結果大局已定。截至目前,今年的投資報酬率約10%,台灣加權指數上漲18.8%,美國道瓊指數上漲5.4%。我輸給了台股大盤。另一方面,我幸運地持續獲利,且目前領先於美股。我從2011年踏入股市,至今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。除了第一年還在摸索而小賠,我已經連續九年實現獲利,不曾有一年是虧損的。雖稱不上是大獲全勝,但至少活下來了,應該也算小有成績。

繼續閱讀

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下)

前情提要: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中)


流通性(Liquidity)

流通性是變現的容易度。就是當你需要把這項投資換成錢的時候,有多容易?會因為急賣而打多少折?

有一些投資人認為把股票分成更多部分,可以讓更多想要的人持有。進而增加流通性、推高市場對這檔股票的評價。 但我不是很重視這點。我認為流通性在股市裡不甚重要。我外公是我投資的啟蒙老師之一。剛開始學習投資時他就叮嚀過我:「投資第一看風險、第二看流通性、第三才看獲利。」這是極度睿智的建議。但他舉出的流通性的例子是古董。古董投資或許有很高的報酬率,但有個問題:「你要賣誰?」多年前買的古董,現在可能值很多倍的價錢,但我們需要找到識貨的買家。否則你要急售換錢的時候,要賣給誰?

繼續閱讀

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中)

前情提要: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上)


股票股利

簡介

股票股利是指,股東持有公司的股票,公司發放一些股票給我們。舉例來說,假設一檔股票30元,配發1元股票股利。而台股面值大多為10元,所以我們持有的每1股會得到1元股票股利,也就是0.1股。因此,如果持有1張股票(1000股),公司就會無償地發100股給我們。

乍看之下股數變多,好像賺到了。但實際上並沒有。股票股利有發跟沒發,對投資人根本就沒什麼差別。

繼續閱讀

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上)

我是以技術分析入門投資的。雖然很幸運地沒虧甚麼錢,但不久之後我就發現,這套理論對我來說不符合邏輯。幸運的是,這時候我接觸到了基本分析、會計學與價值投資的哲學,讓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向。

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是投資中很基本,也是很重要的問題。我很訝異,多數投資人對於這問題存在嚴重的誤解。事實上,我鮮少遇到真正理解這個問題的投資人。

本文將會從原理上介紹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意義,並針對常見的誤解作出澄清。 繼續閱讀

中碳(1723)107年股東常會經驗分享

中鋼碳素(1723)於6月14日舉辦107年股東常會。地點位於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88號的中鋼總部大樓。今年是我第二年參加中碳的股東會。以下分享這次股東會的過程、股東提問、與一些其他有用的資訊。

關於中碳今年股東會的資料,可以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(連結)。如果還沒看過,強烈建議大家下載議事手冊股東會年報來閱讀。 繼續閱讀

論買進與賣出的重要性(下)

上篇:論買進與賣出的重要性(上)


心態

接下來要談談投資人對於買進與賣出的一些心態。

越貴越喜歡

先說一個在股市中很奇怪的現象:大部分投資人在一檔股票高價的時候,會比低價的時候更喜歡它。例如,一檔股票10元的時候沒人理,但它漲到20元的時候突然很多人才開始搶著要買。

現在把股票市場換成菜市場。對於高麗菜,大家是漲開心還是跌開心?漲難過還是跌難過? 繼續閱讀

論買進與賣出的重要性(上)

本文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看來探討買進與賣出的重要性。我認為對價值投資者來說,買得好遠遠比賣得好更重要。「買得好」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。當然對於其他風格的投資者來說,這篇的論點就不一定適用。投資觀念不一定有對錯,只有適合與不適合。

便宜買進最重要

相信大家在股市中聽過一句話:「會買的只是徒弟;會賣的才是師傅。」我不認同這句話。我認為,如果很會買進,就已經是師傅了!我的意思不是說可以亂賣;而是站在價值投資的角度,買進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賣出。所以價值投資者,尤其是新手,應該把更多心力放在學習如何買進。我的論點有三: 繼續閱讀

演繹分析:使股票報酬率最大化的因素

在股票的基本分析中,有非常多的指標或比率供我們參考。我一直都希望可以用演繹的方式,分析哪些因素是最直接與投資股票的報酬率有相關性的。這個問題我花了非常長的時間思考,終於有點心得,在此跟大家分享。希望我們可以藉此來使投資報酬率最大化。除此之外,這是一個大量運用演繹(而不是歸納)的推理方式的思考過程(參考:論投資中的歸納與演繹)。希望大家也能從本文觀察到在投資中使用演繹的方法。 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