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早期出血

對很多夫妻來說,懷孕都是很令人開心的好消息。但在懷孕的過程中,也有可能出現許多的狀況或不適。這些都讓準媽媽們相當辛苦和焦慮。所以,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懷孕常見的困擾——懷孕早期出血。


Q:懷孕早期出血有什麼可能?
出血是第一孕期(懷孕未滿14週)很常見的問題。據統計,第一孕期的孕婦中約有25%都有過出血的問題。

懷孕早期出血的原因,我們可以從女性生殖系統的構造去分析。在女性生殖系統的路徑,上任何一個器官出血,都可能從陰道流出,以陰道出血來表現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可能性:

繼續閱讀

關於HPV疫苗(舊稱子宮頸癌疫苗)

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HPV疫苗。可能有些人對「HPV疫苗」覺得陌生,但它的舊稱「子宮頸癌疫苗」大家應該都有聽過。

人類乳突瘤病毒(Human papillomavirus, 簡稱HPV)已被證實會造成人類的多種癌症,最主要的就是女性的子宮頸癌。現代科學已確認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都是因為HPV感染所造成的。但研究發現HPV還是造成其他多種癌症及疾病的元兇。

因此,HPV疫苗除了子宮頸癌,還能預防陰道癌、會陰癌、口咽癌、肛門癌、陰莖癌及常見的性傳染病尖狀濕疣(俗稱菜花)。


Q: HPV疫苗有幾種?分別有什麼作用?

繼續閱讀

關於急性陰道炎

很多女生都有陰道分泌物的困染。曾浩原醫師在門診也很常遇到患者因陰道分泌物而就診。造成陰道異常分泌物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急性陰道炎,因此今天就來分享關於急性陰道炎及其他相關知識。

急性陰道炎是女性很常見的一種疾病。主要的症狀為陰道分泌物增加、分泌物的質地或顏色異常、會因搔癢、灼熱甚至疼痛等等。

少量的陰道分泌物是正常的生理現象。但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應該是透明或白色為主,無明顯臭味,且沒有伴隨陰道或會陰部的搔癢及疼痛等不適。另外女生在排卵期可能會有稍多透明分泌物,只要沒有伴隨不適症狀或明顯臭味,大部分都屬於正常現象。

繼續閱讀

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下)

中篇: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中)


持股水位

接著要談的是關於持股水位的一些思考。這裡說的持股水位的是指「股票佔總投資金額的比例」。為了簡化說明,我們先假設投資人只有現金與股票這兩種部位。針對更多元的投資組合,有機會再另作討論。但以下的內容在觀念上是相通的。

持股水位跟投資人的情緒有很大的相關性。投資人樂觀時,會傾向把資金都放進股票以謀求更高的收益。當投資人轉為悲觀,則會希望多持有現金,以減少可能的虧損及為了市場下跌做準備。在牛市中,市場普遍樂觀。這在牛市的末段尤其明顯。投資人在樂觀情緒的鼓舞下,要克制把現金換成股票的衝動的相當難的。若投資人在這時維持較多的現金,雖然可能暫時降低獲利。但換來的是下跌時擁有大量現金能進場撿便宜,並在之後的反彈大賺一筆。我認為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投資策略。蒙格說:「持有一堆現金,並坐在那邊甚麼也不做,是很需要人格特質的一件事。」

很違反直覺的一點是,持股水位與報酬率的關係是非線性的。假設某人以50%持股水位取得總資產年化報酬率20%,並不代表他買到滿倉,報酬率就會有40%。這是因為在遇到大崩盤等情況下,持股50%的人能夠存活,甚至還有錢可以加碼,創造更大的報酬率。另一方面,買滿股票不留現金的的人可能就慘了。因此,提高持股水位並不會線性地提升報酬率。隨著持股水位的上升,對報酬率的邊際效益會遞減,甚至有可能反轉。

繼續閱讀

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中)

上篇: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上)


V型反彈

我在去年底到今年初賣出了大部分持股。之後,在三月的崩盤中陸續加碼了匯僑(2904)、永裕(1323)、拓凱(4536)等優質股票。但因為不知道哪裡才是谷底,所以不敢買太快。事實上我以為會跌得更低。我甚至已經聯繫好銀行業務,如果現金用完了還繼續崩盤,就要辦信用貸款繼續買進。

不久之後,股市上演了不可思議的V型反彈。說是V型反彈,其實是回過頭來看。在當時的氛圍,不少人都覺得是逃命波。回想起來,那時在低點買到17.5元的匯僑、27元的永裕、86元的拓凱,實在是非常過癮。事後諸葛地想,只可惜當初買得不夠多。這次反彈的速度與幅度都遠超我的預料,因而錯失了一些潛在獲利。這其中牽涉到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預測。

關於預測

我是個對未來、未知非常敬畏的人。預測在主動投資中可說是最重要的主題之一,更是投資人無可避免的。但我認為投資人應該謹記以下幾點,才能更有智慧地運用預測。

繼續閱讀

2020年度投資回顧:一個價值投資者的告白(上)

2020年即將結束。雖然每一年都是獨一無二,但應該不會有人認為2020是平淡的一年。

這些年因為工作實在太忙,沒辦法針對單一主題好好坐下來寫一篇深入的文章。雖然這段時間依然有不少投資心得,但較為零碎,也藉這篇回顧一併分享。

驚奇2020

2020年還剩下最後十幾個交易日,但我想今年的投資結果大局已定。截至目前,今年的投資報酬率約10%,台灣加權指數上漲18.8%,美國道瓊指數上漲5.4%。我輸給了台股大盤。另一方面,我幸運地持續獲利,且目前領先於美股。我從2011年踏入股市,至今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。除了第一年還在摸索而小賠,我已經連續九年實現獲利,不曾有一年是虧損的。雖稱不上是大獲全勝,但至少活下來了,應該也算小有成績。

繼續閱讀

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下)

前情提要: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中)


流通性(Liquidity)

流通性是變現的容易度。就是當你需要把這項投資換成錢的時候,有多容易?會因為急賣而打多少折?

有一些投資人認為把股票分成更多部分,可以讓更多想要的人持有。進而增加流通性、推高市場對這檔股票的評價。 但我不是很重視這點。我認為流通性在股市裡不甚重要。我外公是我投資的啟蒙老師之一。剛開始學習投資時他就叮嚀過我:「投資第一看風險、第二看流通性、第三才看獲利。」這是極度睿智的建議。但他舉出的流通性的例子是古董。古董投資或許有很高的報酬率,但有個問題:「你要賣誰?」多年前買的古董,現在可能值很多倍的價錢,但我們需要找到識貨的買家。否則你要急售換錢的時候,要賣給誰?

繼續閱讀

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中)

前情提要: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上)


股票股利

簡介

股票股利是指,股東持有公司的股票,公司發放一些股票給我們。舉例來說,假設一檔股票30元,配發1元股票股利。而台股面值大多為10元,所以我們持有的每1股會得到1元股票股利,也就是0.1股。因此,如果持有1張股票(1000股),公司就會無償地發100股給我們。

乍看之下股數變多,好像賺到了。但實際上並沒有。股票股利有發跟沒發,對投資人根本就沒什麼差別。

繼續閱讀

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新論(上)

我是以技術分析入門投資的。雖然很幸運地沒虧甚麼錢,但不久之後我就發現,這套理論對我來說不符合邏輯。幸運的是,這時候我接觸到了基本分析、會計學與價值投資的哲學,讓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向。

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是投資中很基本,也是很重要的問題。我很訝異,多數投資人對於這問題存在嚴重的誤解。事實上,我鮮少遇到真正理解這個問題的投資人。

本文將會從原理上介紹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意義,並針對常見的誤解作出澄清。 繼續閱讀

中碳(1723)107年股東常會經驗分享

中鋼碳素(1723)於6月14日舉辦107年股東常會。地點位於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88號的中鋼總部大樓。今年是我第二年參加中碳的股東會。以下分享這次股東會的過程、股東提問、與一些其他有用的資訊。

關於中碳今年股東會的資料,可以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(連結)。如果還沒看過,強烈建議大家下載議事手冊股東會年報來閱讀。 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