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看來探討買進與賣出的重要性。我認為對價值投資者來說,買得好遠遠比賣得好更重要。「買得好」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。當然對於其他風格的投資者來說,這篇的論點就不一定適用。投資觀念不一定有對錯,只有適合與不適合。
便宜買進最重要
相信大家在股市中聽過一句話:「會買的只是徒弟;會賣的才是師傅。」我不認同這句話。我認為,如果很會買進,就已經是師傅了!我的意思不是說可以亂賣;而是站在價值投資的角度,買進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賣出。所以價值投資者,尤其是新手,應該把更多心力放在學習如何買進。我的論點有三:
- 買得好就已經賣出一半
- 應該專注在可掌控的事物
- 避免草率的買進
買得好就已經賣出一半
「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」這句話在投資裡一樣適用。我非常同意Howard Marks說的話:「買得好,就等於已賣出一半了。(原文:Well bought is half sold.)」這句話的意思是,如果買得夠便宜,那我們根本不用擔心賣出的問題。例如,一檔股票是內在價值是50元,但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市場低估,讓我們有機會在20元買進。這時我們有非常大的安全邊際,因此承擔很低的風險;卻可能享有很高的獲利。根本不用擔心賣出的問題。
《下重注的本事:當道投資人的高勝算法則》的作者Mohnish Pabrai提倡一種很棒的投資概念:「正面我大贏;反面我小輸」(原文:Heads, I win; tails, I don’t lose much!)。我認為,這正是「買得好」所帶來的效果──潛在報酬高;但風險低。
為了解釋得更清楚,先允許我武斷地把買得便宜視為聰明;買得昂貴視為愚蠢。我們看看以下幾種狀況:
- 買在便宜價、賣在合理價:當個聰明人,然後只要有普通人願意買走我們的股票就好了。
- 買在便宜價、賣在昂貴價:當個聰明人,然後有傻瓜願意花大錢讓我們賺更多。
- 買在合理價、賣在昂貴價:當個普通人,然後需要有傻瓜來接手,才有賺頭。
- 買在昂貴價:當個傻瓜,然後只能祈禱有更傻的傢伙用更貴的價錢把股票買走。
我認為一個好的策略不應該依賴傻瓜的出現來為自己解套──說不定自己就是最傻的那個傻瓜。
於是重點來了,便宜買進。巴菲特說過:「你付出的是價格;你得到的是價值。(原文:Price is what you pay, value is what you get.)」價值投資者說的便宜,是指買進的價格(股價)低於其真實的價值。品質再好的東西,如果用太貴的價格買進,也會虧錢;品質不那麼好的東西,如果買得夠便宜,也會是不錯的投資。也就是說,投資不只是要買好東西,而是要買物超所值的東西。
專注在可掌控的事物
買進時所能控制的東西遠遠大於賣出。在買進時,我們可以從股市上千檔股票中挑選,決定要買哪檔;而賣出時,則只能從我們所持有的那幾檔之中選擇要賣哪檔。我們應該花時間在可以掌控的事物上。另外,專注在賣出,所需要做的預測,遠遠大於專注在買進。關於買進,我們需判斷現在的股價是否遠低於其內在價值。但如果買進時就想著怎麼賣出,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預測,例如股價、大盤甚至是經濟的走勢。
投資,不變的真理就是「買低賣高」。其中,「買低」是我們可以努力達到的目標;「賣高」則是把主動權交給市場,聽天由命。把重心放在買進的投資人是先苦後甘──我們努力研究、耐心等待機會,買進後只需定期觀察公司的狀況,較為高枕無憂。把重心放在賣出的投資人則是先甘後苦──他們買進後,還需要膽戰心驚地等待其他傻瓜來幫他們解套。
我同意,在投資中我們無法完全不做預測。但我認為應該儘量降低投資策略對預測的依賴性。如果我們的策略過度依賴預測,很可能會因為我們認為會發生的事情沒發生,而導致全盤皆輸。
避免草率的買進
專注在買進,會為我們的投資設下重重保護。我相信有很多人會擔心,如果不賣,那股票跌到變壁紙怎麼辦。價值投資者當然也知道有這個風險,所以我們也有一些應對方式。
首先,我們會在買進時下很大的功夫,所以我們會選出好公司,並且以便宜價買進(可參考:我的投資流程(上)、我的投資流程(下))。經過我們篩選的好公司,變成壁紙的機率當然會比隨便買進的公司要低很多。就算我們選股的時候看錯了、或是公司後來變壞了。我們還有便宜買進所帶來的安全邊際來保護。再來,價值投資者並不是不賣。我們也有賣出策略。不過我認為合理的賣出策略並不是一般的「價格停損」;而是基本面停損。也就是說,我不會只因為帳面上跌了10%或是20%就進行停損。而是,如果公司股價漲太高、或公司本質變差,導致價格高於價值,那我就會賣出。這部分的討論會在本文的最後一段詳述。
經過了以上的重重保護,我對於自己的投資方法還是很有信心的。以我曾經投資過的陸股ETF為例(參見:陸股ETF投資心得),我當初在上證指數2000點左右買進、4000至4500點賣出。即使我當初沒賣在高點,一直持有到現在,我不但沒賠錢,甚至報酬率也還不錯。
你好
看完作者的文章有很多觀念可讓我細細品味
可多方位思考 感謝
讚讚
推
讚讚
感謝!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