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股東的心態投資股票

本文是要討論如何以股東的心態來投資股票,不討論投機。我相信在股市賺錢的方法絕對不只一種,這裡只是提出我認為正確的投資方法。沒說其他方法不好,只是我不懂,所以這裡不討論。以下的言論都是站在股東的角度投資公司。

甚麼是股票

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,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,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發給投資者作為公司資本部分所有權的憑證,成為股東以此獲得股息,並分享公司成長或交易市場波動帶來的利潤;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。簡單的說,股票代表公司一部分得所有權。這句話大家可能都聽膩了,可是還是建議大家常常提醒自己股票的定義,相信可以幫助大家在做投資決策時,更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股東來思考。常常把這句話拿來回味,相信一定會有新的收穫。

接下來我來討論股票市場的意義。我認為股票市場的立意是好的,他讓一般投資人可以把自己的的資產用於投資大公司。這是一種讓社會大眾參與資本遊戲的途徑。基本上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緩貧富差距的。因為股東們的報酬率是一樣的。大戶所出資的每100元跟散戶的每100元所能得到的回報是一樣的。當然董監酬勞可能會造成大小股東的不平等,所以我比較傾向於投資董監持股比例高的公司。在這種公司,董監們來自公司獲利的利益會遠大於董監酬勞,這樣他們的利益就會與全體股東掛勾。可惜的是,現在很多散戶都忘了股票及股票市場本來的意義,因為期望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很高的獲利而加入短線遊戲。事實上這不只是賭博,還是不平等的賭博。畢竟我們散戶們無論在資金及資訊上都不是法人大戶等的對手。

我知道要抵抗短線獲利的誘惑真的很難,這對投資人的心理素質是很大的考驗。我認為對散戶來說,以當股東的心態進行長期投資,勝率會比短線交易來的高。要培養當股東的心態,我們必須要有三個「心」:用心、耐心、信心。買進前,要用心做足功課,理性分析股票。買進後要耐心持有,並對自己當初的決策有信心

股利

最近定存概念股非常流行,散戶們對於股利的發放也越來越關注。「賺錢不分股東的公司不是好公司」這類的言論也時有所聞。其實我認為這是一個邏輯不通的想法。大家必須了解,股東出資成立公司,而不是借錢給公司。借錢給公司的是債權人,不是股東。這點很重要,希望大家記得。接下來談談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對股東的意義。

首先討論現金股利。公司賺到的錢如果不發現金股利,會留在公司裡,不會不見。這筆錢就叫做「保留盈餘」。只要你還持有公司的股票,這筆錢的一部分就還是你的。實務上,保留盈餘會增加公司的每股淨值,接著會反映在股價上回饋股東。

接下來討論股票股利。我認為股票股利對一般投資人的意義不大。投資人應該直接忽略股票股利。其實發放股票股利跟保留盈餘一樣,都是把錢留在公司。差別只是在會計上把錢從保留盈餘移到股本而已,在這個過程中股東並沒有獲得實質的報酬。

總而言之,對股東來說賺到的錢應該是EPS,而不是股利。更多關於股利的討論請參考我之前的文章: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意義

股東會紀念品

有次在路上聽到有人說:「某某公司股東會都不發紀念品,真是爛公司。」我大概可以斷定他不是以股東的心態來投資股票。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股東會紀念品跟股東的關係。大家覺得拿到股東會紀念品就賺到了嗎?其實股東會紀念品是用公司的錢來買的,公司的錢也就是股東的錢啊!所以從股東的角度來說,這是拿自己的錢買紀念品,根本就沒有賺到。如果公司不發紀念品,反而是幫股東省錢,我覺得對股東來說才是好事。除非剛好需要用到那個紀念品,否則我人認為還不如發現金股利或把錢留在公司做生意,對股東來說才比較有利。

接下來討論發紀念品對哪些投資者比較有利。從持股數量來比較,只持有一張的股東最賺,因為一張拿一個紀念品,一百張還是一個紀念品。從持股時間來比較,在最後買進日(即最後過戶日的前三個工作日,可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)買進,隔天就賣掉的「一日股東」最賺。這完全跟長期投資的股東的利益相反。所以我認為對真心想當股東的投資人來說,公司不發紀念品是一件好事。

回到剛剛的問題:「某某公司股東會都不發紀念品,真是爛公司。」這句話對於抱著想賺賺紀念品的心理的投資人來說當然無可厚非,可是對於想要長期投資的股東來說,卻是不太合理的。再舉一個特別的例子,去年宏達電股東會上,董事長自掏腰包送現場股東一人一台兩萬元的手機。這種情況對股東來說才是真的賺到。不是因為手機很貴,而是因為這是花董事長的錢買的,不是花公司的錢。

這段篇幅有點長,其實公司發的股東會紀念品一般上不會太貴,所以對長期投資者的影響其實不大。重點是幫大家練習如何站在股東的角度思考利弊,並思考公司的政策是否有站在股東的利益這邊。

賣出股票

巴菲特說:「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檔股票十年,那你連持有十分鐘都不應該。」我認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。如果一開始就打算賣出,那為甚麼要買呢?那就是投機而不是投資了。如果發現了一家好公司,並在買進時抱著當股東的心態,就不會因為一點股價漲跌或市場消息就賣出。

我認為散戶在股市中一個風險是股票太容易買賣了!投資的標的固然要有一定的流通性,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變現。但是股票的流通性實在是太高了。正因為賣買股票太容易,反而讓大家更難以股東的心態來投資。可能有人會問:「如果流通性不佳,公司變壞的時候賣不出,不就要準備報到變壁紙了?」這麼說的確有點道理。但我們不能否認因為股票流通性很好,不只賣出容易,買進也很容易。投資人不用經過審慎的評估就買進股票,反而更容易踩到地雷股吧?

巴菲特主張投資人應該限制自己的投資次數。我認為這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好方法。我們可以規定自己一年只能買賣幾次股票,次數用完後就不能再交易。這樣我們在做每一筆投資時都會更加的謹慎,也能避免一些衝動的決策。不過就算我們設定今年只能做幾筆投資,等到次數用完後還是想買的時候,還是可以為自己找一些理由來違反當初的約定。所以重點還是自己要有決心跟耐心。

結論

  • 股票代表公司一部分得所有權
  • 買進股票前要用心做足功課,買進後要耐心持有,並對當初的決策有信心
  • 股東會紀念品是用股東自己的錢買的
  • 股票買賣太方便,讓大家不經過深思熟慮就行動

大家有任何想法或問題都歡迎在下面留言喔!

對「以股東的心態投資股票」的一則回應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